酷暑过半,还有半个月就要到开学季了,孩子一扎堆,跟着来的就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……
小孩子的呼吸系统疾病经常发生得非常急,而且开始的病情就会比较重,如果不重视的话,病情很容易反复。
这主要与孩子的生理特点有关,一方面在上呼吸道,孩子的鼻腔较成人短,鼻道狭窄、粘膜柔嫩、血管丰富、无鼻毛,易受到外界病原菌感染,而且孩子的咽鼓管呈宽、直、短特点,咽狭窄而垂直,有利于炎症反应的蔓延;
另一方面在下呼吸道中,孩子的气管、支气管较为狭小,且管腔弹力纤维组织发育较差,黏膜柔弱,不利于废物的有效排除;同时,孩子的肺部血管丰富,间质发育旺盛,但肺泡较少,含气量低、气体交换面积小,故易于感染,与间质性炎症、肺气肿及肺不张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。
所以家长也不需要太担心,随着孩子的器官组织发育完全、免疫系统逐渐增强,就不会像小时候那么容易生病了。这时候,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、关注孩子的呼吸道症状,尽早治疗。
儿童呼吸道疾病常用的药物盘点
爸妈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孩子感冒去医院检查,结果七七八八开了一大堆药,吃了几天症状缓解了,但是不清楚哪些药可以停、哪些还要继续吃,索性全停了……
首先呢,我们就先带大家了解一下,孩子常用的呼吸道疾病药物有哪些。
平喘药物
作用在于扩张支气管平滑肌、解除支气管痉挛。
常用药物:
① 支气管扩张药:主要有β2受体激动药物如左沙丁胺醇、特布他林、福莫特罗,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、多嗦茶碱,抗胆碱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。
② 抗炎性平喘药: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、泼尼松、倍他米松、氢化可的松、地塞米松,抗白三烯类药物如扎鲁司特、孟鲁司特、齐流通等。
③ 抗过敏平喘药:主要有色甘酸二钠。
注意!这类药物通常要长期服用以维持病情稳定,具体停药减药需要咨询医生哦~
镇咳药物
作用在于抑制咳嗽反射、缓解咳嗽症状。
常用药物:
① 中枢性镇咳药:如以喷托维林、右美沙芬。
② 外周性镇咳药:如苯丙派林、莫吉司坦、那可丁。
这类药物可以依据症状强弱决定用药与否。
祛痰药物
作用在于降低痰液粘稠程度、促使痰液易于咳出。
常用药物:
① 恶心性祛痰药:氯化铵。
② 黏液调节剂:氨溴索、羧甲司坦。
③ 痰液溶解剂: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。
这类药物可以依据症状强弱决定用药与否。
抗菌药物
是消除机体炎症的重要方式,临床需依据血常规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选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,抗生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,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病原菌的作用不一样。
常用药物:
① 细菌类用药:主要有青霉素类(氯唑西林、双氯西林、阿莫西林等)、头孢素类(头孢匹罗、头孢唑南等)、大环内酯类(红霉素、罗红霉素、阿奇霉素、克拉霉素等)、氨基酸苷类(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、奈替米星等)。
② 病毒类用药:主要有核苷类药物(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、拉米夫定等)、非核苷类转录酶抑制剂(利巴韦林、依法韦仑、奈韦拉平等)、神经氨酸酶抑制剂(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等)、DNA 多聚酶抑制剂(阿昔洛韦、更昔洛韦、伐昔洛韦、泛昔洛韦等)以及干扰素等。
③ 支原体感染类用药:主要有喹诺酮类(左氧氟沙星、氟罗沙星、洛美沙星等)、四环素类(米诺环素、多西环素、强力霉素等)以及大环内酯类(阿奇霉素、克拉霉素等)。
注意!抗生素一般需要使用7~14天以达到彻底杀灭细菌的目的,切忌随意开始、结束使用。
除此以外,孩子还有一种相对特殊的用药方式,即雾化吸入治疗。它是现阶段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用的辅助方式,可通过氧气的雾化驱动,促进药物的吸收,使药物直达病灶,发挥药效作用,安全高效。
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,如果认为每次去医院雾化麻烦,也可以选择小型的家用雾化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