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新冠病毒肆虐,人心惶惶,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。原始毒株回来了吗?哪些是新冠高危人群?呼吸病患者该如何预防?针对这些患者关注的热点问题,成都军大医院呼吸科首席专家李崇过主任进行了详细解答。
哪些人群感染新冠后容易发展为重症?
李崇过主任:新冠高危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,主要包括:大于60岁老年人;有基础疾病人群(如心脑血管疾病、慢性肺部疾病、还有糖尿病、慢性肝脏、肾脏疾病、肿瘤等基础疾病患者);有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人群;其他人群(如体质指数(BMI)≥30的肥胖人群 ;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;重度吸烟者)。这些人群相对机体的免疫力较低,或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不足,或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,感染新冠感染后,更容易诱发其他异常情况,容易导致重症的发生甚至死亡。
“白肺”与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或德尔塔毒株有关吗?
李崇过主任:目前我们监测到的新冠病毒主要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BF.7和BA.5.2,没有监测到早期原始毒株和德尔塔毒株。并非所有的“白肺”都是新冠病毒导致的。引起白肺的原因很多,只要正常的肺泡被破坏了,肺泡里面的气体被液体替代或者肺泡塌陷了,都会出现白肺的情况。严重的肺部严重、严重的肺水肿、肺不张、肺梗死等都会引发白肺。
消毒出现“白肺”将采取什么治疗措施?有无后遗症?
李崇过主任:临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种:一是给氧治疗,包括有创机械通气、无创通气;二是俯卧位通气;三是免疫调理。这些方法都能帮助病人尽快恢复,多数预后良好。关于后遗症,不管是什么疾病,痊愈了后多多少少都会对器官造成一定伤害。“白肺”最主要的后遗症就是会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。
此前奥密克戎毒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,现在一些老人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肺炎,该如何解释?
李崇过主任:当前重症患者数量较以前有所增多,主要是由于感染基数大所致。奥密克戎本身导致重症的风险并没有增大,但感染的患者基数增多,相应的重症患者也成比例的增加。再者,中国老龄化严重,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较弱,抗病能力差,很多老年人还患有肺部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肝脏疾病等,本身就是脆弱人群,所以感染之后会使病情加重。
相较于其他疾病,患有慢阻肺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冠吗?
李崇过主任:慢阻肺和新冠可能互为危险因素。首先,慢阻肺可增加新冠的易感性;其次,慢阻肺患者感染新冠后会增加其疾病负担。对于有呼吸道症状的慢阻肺病患者来说,细菌或病毒感染都是增加疾病负担的罪魁祸首。而新冠病毒可能比细菌诱发急性加重更加严重,持续时间更长。对于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。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该如何预防?
李崇过主任:慢阻肺患者属于高危人群,感染新冠病毒后,容易造成病情加重,需要高度警惕,若有症状加重趋势要尽快到医院救治。同时在疫情流行期要更加注意个人防护,减少聚集,做好日常消杀,居家健康监测要更加科学严谨。如有吸烟等不健康行为,要尽快戒烟,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