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研究领域:

主攻方向:肝胆胰脾外科、微创外科。蔡秀军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、科研、教学一线,擅长于肝胆外科、胃肠外科等疾病的诊治,在微创外科领域有很深的造诣,在外科界有很高的知名度。承担了国家“863计划”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重大专项、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。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。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,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获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称号,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、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、“吴杨奖”、吴阶平医药创新奖,是 “白求恩式好医生”,优秀医院院长,全国创新争先

门诊时间:

本院:周一上午(名医)

学术任职:

蔡秀军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、科研、教学一线,擅长于肝胆外科、胃肠外科等疾病的诊治,在微创外科领域有很深的造诣,在外科界有很高的知名度。承担了国家“863计划”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重大专项、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。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。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,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获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称号,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、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、“吴杨奖”、吴阶平医药创新奖,是 “白求恩式好医生”,优秀医院院长,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。

在SCI及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,并担任《医学参考报·微创外科频道》、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》、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》等十余种专业杂志主编、编委,编写专著和教材10余部,授权发明专利9项,主持、参与制定操作指南5部。

奖励荣誉:

教育经历:

1981年9月—1986年6月,浙江大学医学院(原浙江医科大学),临床医学,学士学位

1988年9月—1993年6月,浙江大学医学院(原浙江医科大学),外科学,博士学位

1994年—1995年,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医学中心进修

工作经历:

1986年8月—1996年3月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,住院医师、主治医师、副教授

1996年4月至今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,副教授、教授

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,普外科副主任

1999年12月至2013年7月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,副院长、常务副院长

2013年7月至今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,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(兼)

学术兼职:

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

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

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

中央保健会诊专家

科技部腔镜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

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

美国外科学院委员

英国皇家外科学院委员

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委员

擅长
肝胆肿瘤、肝胆管结石,胰腺肿瘤及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。国际首创蔡氏ALPPS。